首页 > 今日必看 > >正文

孙学通烈士的侄子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祭扫

3月29日,烈士于秉初的女儿于翠香来到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父亲的墓前祭扫。

本版照片均由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锋 摄


【资料图】

“爸爸,女儿来看您了,以后可以常来看您了。”怀揣着思念的心,今年77岁的于翠香,自海阳一路风尘,经历4个小时车程后,抵达了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拜祭她的父亲。

2022年9月24日,济南解放74周年纪念日,这座城市为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49位寻亲成功的无名烈士举行立碑仪式,山东海阳籍烈士于秉初、孙学通就在其中。清明前夕,他们的亲属再次来到英雄山,祭奠亲人。

出生5天父亲参军从此再未谋面

3月29日上午,77岁的于翠香手捧鲜花,颤颤巍巍地走向父亲陵墓。陵园内并不长的道路,老人却忍不住哽咽,中途停下休息了三次。“抑制不住地想哭,我又能见到我的爸爸了。”

1947年6月,于秉初在于翠香出生5天后就离开家参军。参军第3天,队伍经过家门口,于秉初飞奔回家在门口看了一眼,没来得及和妻子说上一句话,就回到队伍奔赴战场。

1948年,于秉初在济南战役中牺牲,家人一直没有找到他的遗骸。从未见过父亲、不知道到哪里祭拜父亲,一直是于翠香心中最深的遗憾。直到2022年9月24日,济南为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49位无名烈士举行立碑仪式,于秉初迁葬于英雄山。

“爸爸,我来看你了,女儿来看你了……”看到父亲陵墓,于翠香老人还未站稳,身子就已趴到陵前,大声痛哭。最后,在家人的搀扶和劝慰下,老人才停止哭泣。“爸爸,我都不知道你爱吃什么,我就都买了些,这是我煮的鸡蛋,我还买了饼干、牛奶、八宝粥、烧酒、香蕉、苹果……”

于翠香老人的女儿赵女士告诉记者:“母亲身体情况很好,只是偶尔会腰疼,但在家经常告诉我们,趁着腿脚还能走动,希望年年都来看望我的姥爷。”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通过DNA技术为我找到未曾见面的父亲……”于翠香激动地告诉记者。

三代人接力寻亲终得偿所愿

同来祭扫的,还有孙学通烈士的侄子孙乐荣。“四叔,俺爸爸找你找了一辈子,他临走前,还在记挂着这件事,俺四婶她更难,今年95岁了,等了您一辈子,一直不相信您牺牲了。”孙乐荣老人道,今天本该是他四婶张淑卿老人来祭拜,但老太太年纪大,家人担心她会太过激动,劝住了。

据了解,1947年农历六月初五,18岁的孙学通新婚刚九个月,就去参了军。而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而他的新婚妻子张淑卿,一等就是75年。参军后,孙学通曾给家里来过两封信,他在信里告诉她,自己在九纵供给部警卫连,他们马上就要解放济南了。张淑卿看到信很激动,按照信上的地址赶紧回了一封,可是这封信却石沉大海,再也没有了回音。

孙乐荣介绍,75年来四婶过得不容易。这些年,孙乐荣一家三代人都在积极寻找孙学通烈士的遗骸。“长清、天桥、市中,济南大大小小的陵园都找过了,但一直没有找到。”直到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DNA技术,终于找到了亲人。

DNA技术让无名烈士“有名”

75年前,济南战役拉开战略决战大幕,2万余将士血染沙场,5000多官兵长眠于此,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当年战事匆忙,许多烈士捧土为墓、削木为碑,姓名无从考证,成为无名烈士。

2021年以来,在退役军人事务部、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指导下,济南市率先运用DNA技术为无名烈士寻亲,成立烈士寻亲中心,组建寻亲工作专班,为安葬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的811位无名烈士,提取DNA样本705份,5次出征,奔赴14市70多个村镇,行程2万余公里,已让49位“无名烈士”重归“有名英雄”。

海阳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宋福照表示:“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异地祭扫保障政策,这给我们带烈属来济南祭奠提供了政策支持。此次前来,我们为没有亲属的烈士也带来了鲜花,由工作人员代为祭扫。”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见习记者李庆斌)

上一篇 下一篇
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