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获悉,3月末,苏州本外币存、贷款规模首次双破5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均列全省首位。一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回升,居民消费情绪有所上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存贷款总量平稳较快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分析一季度金融运行情况,苏州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
从总量上看,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较快增长。3月末,苏州本外币存、贷款规模首次双破5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均列全省首位。其中,本外币存款余额5.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比年初新增322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571.2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5.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比年初新增4896.35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728.35亿元。
从结构看,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继续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普惠小微、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增强经济增长的潜能。3月末,苏州制造业贷款余额9802.72亿元,同比增长28.7%,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740.35亿元,同比增长13.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327.46亿元,同比增长29.3%;绿色贷款余额6647.13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制造业绿色贷款余额2119.57亿元,同比增长97.6%。与此同时,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力度加大。同期,房地产按投向贷款余额13944.31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0988.31亿元,同比增长2.6%。
从利率看,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市场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3月份新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个月-1年期)为3.97%,比上年同期低38个基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利率为4.14%,比上年同期低72个基点。
“围绕经济增长目标,苏州中支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抓紧抓实抓好金融服务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各项举措,推动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因地制宜做好银行信贷调控,促进苏州贷款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回升,居民消费情绪有所上升
2023年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企业家、银行家、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宏观经济感受指数回升,居民物价预期回落;企业资金周转有所改善,融资情况持续提升;银行信贷需求攀升,信贷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回落,消费情绪有所上升。
具体来看,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8.51%,环比上升7.48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6.67%,环比上升18.34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4.49%,环比上升21.03个百分点。从预期来看,企业家、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分别为35.98%、43.33%,环比分别上升13.55、10个百分点。
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9.75%,环比上升2.63个百分点,同比保持不变。从预期看,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回落,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65.24%,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3.63、4.2个百分点。
企业资金周转有所改善,融资情况持续提升。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为67.76%,环比上升0.94个百分点,资金周转预期指数为69.63%,环比上升5.61个百分点。其中,本季销货款回笼指数为64.95%,环比上升1.87个百分点,销货款回笼预期指数为68.23%,环比上升4.69个百分点。企业总体融资情况指数、银行贷款获得情况指数分别为64.96%、65.42%,环比分别上升2.8、2.34个百分点。从预期看,企业总体融资预期指数、银行贷款获得预期指数分别为64.96%、65.42%,环比分别上升3.28、2.81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上升1.88、0.47个百分点。
一季度,银行信贷需求攀升。银行家贷款需求指数73.33%,环比上涨16.6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高8.33个百分点。53.33%的银行家认为本季贷款需求“增长”,较上季度上涨26.66个百分点。93.75%的银行家认为贷款需求增长原因是“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增加”,较上季度增加了18.75个百分点。一季度,银行贷款资产质量指数为51.67%,与去年同期持平;资产质量预期指数为58.33%,环比上升1.66个百分点。16.67%的银行家认为本季比上季贷款资产质量提高,20%的银行家预计下季贷款资产质量提高,均较上季持平;仅3.33%的银行家预计下季度贷款资产质量下降。
从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来看,一季度,居民选择“更多地储蓄存款”占比为51%,环比下降2.25个百分点。从储蓄目的看,居民储蓄仍以“养老、防病、防失业”(58.75%)、“教育”(40.25%)、“防意外(32.75%)”“出于资金安全考虑,暂存银行”(29%)为主。数据显示,居民当前消费情绪指数为64.62%,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1.37、5.62个百分点,居民未来消费信心指数58.49%,同比上升3.33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大额商品(电器、家具、高档商品、汽车)、旅游消费意愿、购房环比分别上升4.75、17.5、2.25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支出意愿下降0.75个百分点。
长三角征信链已联通12个城市,上链企业达2293万户
记者从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了解到,截至今年3月末,长三角征信链已联通南京、上海、杭州、合肥、苏州、常州、宿迁、台州、宁波、淮安、镇江、连云港在内的江浙皖沪12个城市26个节点(6个虚拟节点),共享企业信用报告3069万份,信用信息1.94亿条,上链企业达2293万户。
长三角征信链平台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为基础,构建“区块链+征信”的信用信息共享新模式,填补了跨地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难的空白,缓解了不同区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在有效授权的前提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线查询长三角区域内所有上链企业的征信报告,实现高效精准授信。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苏州地区金融机构接入长三角征信链47家,开设查询用户303个,查询征信报告92.4万笔。依托长三角征信链平台,苏州地区金融机构累计为2948家企业成功放款233.8亿元。目前,长三角征信链平台建设的相关经验已成功在珠三角和京津冀复制推广,为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夯实了基础。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将会同苏州企业征信公司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征信链服务功能,充分利用苏州在数字征信领域的先发优势,积极探索增值服务产品上链技术准备,为提供多元应用场景夯实基础。同时,加大对金融机构的宣传和引导,进一步提升平台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链”上多维数据价值,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珺
编辑: 李仲勋